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完美体育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扬报集团今推“七一”融媒体策划 挺起党人的精神脊梁

2024-07-06 20:03:3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扬报集团今推“七一”融媒体策划 挺起党人的精神脊梁今年“七一”,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推出“扬报云客厅”栏目,“云邀请”七位不同年代的扬州党员讲述自己的“初心故事”。这七位党员,有的已不在人世,有的身在边疆,我们首次创新运用AI技术,拉近时空,实现七人“云同框”。他们以“初心”为主轴,在时代的浪潮里溯源、在广阔的家国里探寻,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吴登云 扬州高邮人,曾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政协、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等职务,现任乌恰县人民医院名誉院长,门诊外科诊疗专家。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曾获全国优秀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

  吴登云出生在高邮郭集,1963年从扬州医专毕业,写下“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热血誓言,豪情满怀踏上了西行漫漫路,成为支边大军中的一员。到新疆后,他主动要求到贫困艰苦的乌恰县工作至今。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吴登云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时间到牧区巡诊和防疫。骑着马、背着药箱,他的足迹踏遍全县9个乡、30多个自然村。

  “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救治每一位病人。”这是吴登云从医以来坚守的原则。22岁来疆、25岁时输血救人、30岁时植皮救人……吴登云的感人事迹家喻户晓。

  2001年,吴登云从医院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担任县政协职务。但他仍牵挂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坚持坐诊出诊,坚持义务为牧民看病。如今,这位85岁高龄的老党员,依旧坚守在帕米尔高原,履行着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60多年来,吴登云用真心、热心和爱心,赢得乌恰县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人们常说叶落归根、告老还乡,我爱我的故乡扬州,我也爱我的第二故乡帕米尔高原。我深深知道,新疆人民更需要我,乌恰的各族群众更需要我,而我也早已离不开淳朴、善良的乌恰百姓,希望用毕生所学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满头白发的吴登云初心不改。

  “我清楚记得站在党旗下入党宣誓的场景,入党誓词里‘为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句话,时刻激励着我,成为我发挥技术专长,为边疆人民解除病痛的强大动力……”吴登云告诉记者,“我从小家里穷,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生病没钱治都死了。没有党,我也不可能当上医生。在工作中,我只不过尽了一个党员应尽的义务,而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所以我要报答党,报答祖国,我只有做得更多,才无愧于党和人民。”

  为了“党员”这个闪光的称号,吴登云在病人急需输血没有血源的情况下,毫不犹豫用自己的鲜血去挽救病人,几十年来无偿献血总计上万毫升;当年牧民的孩子皮肤烧伤急需植皮救人,情急之下,吴登云给自己打麻药,从自己腿上切下皮肤植在幼儿身上,当年身上植有13块邮票大小“吴登云皮肤”的幼儿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作为医务工作者,白求恩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救死扶伤。1939年11月,他因抢救八路军伤员更是光荣牺牲在中国。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和人民极端热忱的崇高精神,成为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吴登云告诉记者,在乌恰县医院就有一座白求恩塑像,这座塑像不仅激励着自己,更成为全院医护人员心中的航标。

  “作为党人应该胸怀宽广,看重无私奉献,看轻名利得失。如果有第二次人生,我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新疆、选择乌恰。”

  “路不平、灯不明、车难停、家不宁”,这是曾经在文昌花园社区居民中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如今,再次走进文昌花园社区,你会看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儿童乐园、休闲广场、健身步道、篮球场等室外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居民的“怨言”也变成了“美誉”:“老小区变化大,真正成了百姓心中的‘花园小区’。”

  1992年“七一”前夕,郑翔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举起右手宣誓入党。那一刻,她心里更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2005年,扬州最大的拆迁安置社区文昌花园社区成立,郑翔义无反顾挑起重担,带领社区一班人向党和人民立下“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的承诺。如今,这个承诺依然清晰地悬挂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显眼位置。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郑翔到社区后的首个“大动作”。2008年,针对社区失地农民多、下岗人员多、特困家庭多的现状,郑翔开动脑筋、大胆尝试,全力实施全市首个“家门口饭碗”惠民工程。社区党委负责承接加工业务,实行以件计酬,帮助失业居民、低保收入家庭在家门口灵活就业、提高收入。

  一次,为了赶一批外贸订单,郑翔不顾骨折未愈,拄着拐杖、挨家挨户上门检查产品质量,最终顺利完成交付,留下了信誉,带来了生意。

  16年来,“家门口饭碗”项目成功让400多名居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走出困境的居民纷纷点赞:“社区帮我们找到了金饭碗,稳得很、摔不破。”

  在文昌花园社区中心花园,有一栋漂亮的养老公寓,由护工陪伴的老人在这里进进出出,他们中还有不少是其他社区慕名而来的。

  中午11点,住在养老公寓的杨金宝夫妇按时来到餐厅,坐等开饭。狮子头、土豆烧鸡、药芹炒肉丝、包菜汤……望着墙上的菜谱,杨金宝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在二老居住的单间里,结婚照挂在显眼处,洋溢着晚年生活的幸福。“住进小公寓,‘夕阳’别样红!”这是杨金宝常挂在嘴边的话。

  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并不多见。此前,郑翔在户情调查中发现,社区空巢老人多达170人。如何把养老院“搬进”社区,实现“家门口”幸福养老,她花了不少心思。跑合作、拉资金、找对接,最终,郑翔为老人们找到了“好归宿”。

  2011年,文昌花园社区在扬州办起第一家社区托老所,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2013年,社区又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异地养老相结合,打造“四位一体”为老服务综合体,将居家养老延伸到半托养老和全托养老。其中,半托养老由社区代管午饭,全托养老类似机构养老,空巢老人可住进老年公寓,实行全生活护理。

  “我用创新坚守初心、服务民心。”郑翔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唯有创新,治理机制才能不断完善;唯有创新,服务方式才能多姿多彩;唯有创新,百姓笑容才能愈发灿烂。正因如此,“党员中心户”的党建创新、“‘五议’工作法”的治理创新、“社区学院”的文化创新等接踵而至,不断实现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望过去19年,在郑翔带领下,文昌花园社区从全市最大拆迁安置社区完成精彩蝶变,摘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社区1.2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在持续“加码”。

  周维忠 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国网仪征市供电公司滨江供电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仪征市新城镇沿江村“”。

  “让村里发展越来越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不变的初心。”在仪征沿江村党群服务中心,聊起自己入党20年的初心,周维忠道出这番质朴的话语。

  作为一名基层农电工,36年来,周维忠扎根乡村,常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扶村里的孤寡老人和残障困难家庭,累计垫付电费超12万元,他还带领党员服务队为村里提供保电、修路造桥、安装路灯、直播带货等服务。这两年,他还多了沿江村驻村“”的新身份,搭建电气化蔬菜大棚、种植有机水稻等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村里发生了新变化,也让他成为村民心中能办事、办好事的“电工”。

  “我2004年入党,村里两任老支书是我的推荐人,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宣读入党誓词时的心潮澎湃。这么多年,我为民服务的初心一直没变。”周维忠说,自己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的背后,有一位村里的榜样在指引他——为烈士守墓70多年、两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的8旬老太熊秀莲。

  1949年,解放军攻克十二圩,战斗结束后,8位烈士被就地安葬在沿江村。解放军离开的那天,年仅13岁的熊秀莲便开始默默守护8位烈士的墓地,一守就是70多年。

  “清明去烧一把纸钱,看到草长高了,就去清理一遍,这么多年,她一直坚持,这份有始有终的初心深深感染着我。可以说,她是我的‘引路人’,是她教会我行善事贵在坚持,一言一行要无愧于百姓。”周维忠说。

  眼下,沿江村300多亩有机水稻田里,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翠绿秧苗随风摇曳。“这些都是插秧机插的,比人工快多了,品种还是周为我们找来的优质高产品种‘金香玉1号’,平时他还请里下河农科所的专家帮忙指导,相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望着田里生机勃勃的秧苗,种粮大户对今年的收成信心满满。

  今年沿江村有机水稻面积比去年增加了50亩,目前已基本插秧完毕。“插秧季也是用电抢修最为繁重的时间段,一天从早忙到晚,但能让村民灌溉用电无忧,忙点也高兴!”周维忠说。

  由于沿江村是国家农田保护区,只能发展农业,为了拓宽渠道帮助百姓增收,2023年底,村里成立了全省首个能源合作社——仪征市圩众能源专业合作社,利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全面激发沿江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每年预计可为村里带来20万元左右的收入。

  “这两天我们正在上门推广,目前有40户村民同意安装,有20多户已经安装到位,光伏板数量近1000块。”周维忠说,“整村光伏”建设工作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

  “看到大家伙拧成一股绳,一起让日子越来越好,我感到由衷的幸福。”周维忠说,从一名基层电力工作者到驻村“”,自己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但他为民服务的心没有变。如今,他忙碌的身影除了穿梭在乡村的田间地头,还活跃在中小学、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宣讲台上。

  “维系百姓,忠于初心。希望通过一场场宣讲,让更多人知道沿江村、帮助沿江村。”周维忠说,作为一名平凡的党员,他会继续做好老本行,用加倍的努力让乡村更加美好,让人民更加富裕。

  周善红 江苏万顺集团完美体育官网、董事长,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全国优秀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创业之星。

  他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勤奋务实、勇于创新,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就业大户、明星企业,用“实干”撑起一座企业大厦。

  “我志愿加入中国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1999年6月,周善红正式成为一名党员,戴上党员徽章、手捧党章宣誓的那一刻,他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入党誓词声声入耳,他不禁思考,党员的义务是什么?我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回乡办企业,带着家乡人共同致富,成了周善红当时的朴素愿景。

  2000年,离乡14年的周善红回到家乡,带着项目回到老家江都丁沟镇。他在丁沟创办了扬州市首家省级民营企业——江苏万顺集团,专业从事空调及汽车配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在他的带动示范下,一批志同道合的江都籍企业家先后踏上回乡创业之路,共同出力为家乡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为家乡百姓就业致富提供了新路径。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说,创业致富、热心公益、反哺家乡是周善红精彩人生的一个乐章,那么,响应党中央号召,投身脱贫攻坚这场“不能后退的战役”,则是他作为一名党员的又一次思想升华,也开启了他人生更加辉煌的篇章。

  2014年3月全国,正在参加会议的周善红结识了同为全国代表的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李振生。年过六旬的李振生是全国知名的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多年来一直不知疲倦地奔走在扶贫一线。他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一个个问题也在周善红脑子里思考起来,如何将“输血式慈善”变为“造血式扶贫”?如何将慈善的暂时性变成脱贫的永久性?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就是为脱贫“赋能”。随着老扶贫人李振生的“传经送宝”,随着周善红一次次下乡扶贫,“造血式”精准扶贫的理念变得饱满与鲜明起来。

  2017年3月4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预备会议召开,习总和与会代表们握手交流。周善红激动地大声向总汇报:“正在宁德下党乡参与脱贫工作!”总听到下党乡时,亲切地询问:“乡亲们生活怎么样?人均收入怎么样?”周善红回答说:“乡亲们很好,2016年底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1万元了。”总又追问:“这个数字真不真?”周善红自豪地说:“请总放心。这个数字是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的,下党乡的乡亲们非常感恩您的长期关怀,非常期待您再去下党乡看看。”

  党的以来,周善红带领万顺集团党员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在福建、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创办了“爱心茶园”“花椒农业专业合作社”“现代生态农业园”等村集体产业脱贫项目,帮扶5个村摘掉“贫困帽”,带领719户、2728人实现脱贫。

  作为一名党员,周善红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信“党建兴则企业兴,党建强则企业强”。2018年,为适应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需要,万顺集团成立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聚力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硬实力”。目前,万顺集团主营业务发展到江苏、北京、山东、河北、福建等地,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和10余家制造企业,年生产规模超60亿元,连续十多年获纳税重点企业表彰。

  李树干 宝应县公安局氾水派出所原社区民警,宝应氾水镇牌坊村党总支。曾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

  李树干,30年坚守“一个人的警务室”,将一座“孤岛”打造成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和谐岛”,成为群众眼里“最有面子的”。

  1978年,一腔热血的李树干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多次参加国防施工、通讯保障等任务。然而,在执行一次爆破任务时,李树干的申请却被驳回,老班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另一名战友。李树干百思不得其解,不服气地问“为什么选他不选我”,老班长的回答掷地有声:“因为他是党员,有危险,党员先上!”

  这是李树干第一次真切体会到“党员”这一身份的特殊意义。那次任务后,李树干向党组织递交了:我渴望加入中国党,为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1983年10月,24岁的李树干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如愿成为了一名党员。

  “党员就要讲责任、讲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入党前的组织谈话,李树干一刻都未曾忘记,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年的入党誓词。

  1991年,退伍后的李树干成为宝应县公安局氾光湖派出所的社区民警。1999年,氾光湖乡被撤并,派出所和其他政府机关全部撤走。考虑到群众需要,派出所设立了氾光湖警务区,决定安排一名民警留守。当时的氾光湖警务区三面环水,形同“孤岛”。一座“孤岛”上的“孤独”民警,担子之重、工作之繁琐可想而知。谁来守?谁能守好?正当领导发愁时,李树干主动申请:“我是党员,我熟悉当地情况,我来守!”

  自此,李树干就如同一棵大树,深深扎根在这里。从警30年时光里,他成了氾光湖群众心中“永不打烊的110”。无论寒冬酷暑、白天黑夜,只要群众一个电话,他便会义不容辞,立即出发。多年来,岛上的每一家农户、每一条渔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平均每天奔走四十公里的他,先后骑坏了2辆摩托车、5辆自行车,光记载社情的笔记本就用了足足80多本。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农民的儿子”,李树干始终站在群众身边,从群众利益出发,尽全力侦破刑事案件、调解矛盾纠纷。在他的努力下,氾光湖警务区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恶性案件,辖区刑事发案率全市最低。而他本人也成为当地“最有面子的”,先后获得多个荣誉。

  当有人问起,是什么支撑他三十年如一日为群众服务?李树干几乎没有思考便脱口而出:“党员的责任感。”

  “今天你收了群众一条鱼,明天就敢收现金,后天就敢开口要,丧失原则、违纪破法的口子一开,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李树干说,自己不仅是一名,还是一名党员,所作所为群众都看在眼里。因此,多年职业生涯中,他不敢有一丝懈怠,努力做到党性坚强、清正廉洁,规避一切腐蚀风险。

  如今的李树干已脱下警服,光荣退休。但他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片热爱的土地。退休不退岗、退职不褪色的他婉拒企业的高薪聘请,担任起宝应氾水镇牌坊村党总支和总网格长,还做了全省社区民警培训基地的教官,为人民服务的步伐依旧在路上。

  高仁林 (1943—2002) 扬州灯泡(集团)厂原党总支、厂长。曾获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江苏省勤政廉政好干部称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员,当选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助残先进个人。

  人活着为了什么,搞企业为了什么,手中有权干什么?22年过去了,高仁林犹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着人们前行的路,带给人们绵延的感动:党员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1983年,扬州灯泡厂还只是一个濒临绝境的街道福利小厂,固定资产不足4万元,负债却高达20多万元。危急时刻,高仁林接过重担,他说:“改革,就是让大家吃上饭、吃好饭,我既然接下了工厂这副担子,就不怕得罪人。即使我失败了,也要败得光明磊落。”

  到2001年,扬州灯泡厂生产的氖气指示灯覆盖了70%的国内市场和30%的国际市场,全世界年产总量大约21亿只,扬州灯泡厂一家就超过7亿只,三分天下有其一。在高仁林担任厂党总支、厂长的18年时间内,企业的资产整整增长了1400倍。

  “企业发展好!”这是扬州市委给予高仁林同志的评价。2002年之前,高仁林避开与飞利浦、欧司朗等照明巨头的竞逐,与台商合作,闯入一个非常微利的赛道——氖气指示灯领域。“每天600万只的产量,一年20亿只以上。可以毫不愧疚地讲,老厂长去世22年了,我们的氖气指示灯仍然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灯泡厂几百名职工,没有辜负老厂长的遗愿。”扬州灯泡(集团)厂团委张迪说。

  如今,灯泡厂除了独占小家电用的氖气指示灯“世界巨子”地位,还相继突破芯片与220V交流电兼容瓶颈,攻克发热导致LED产生色差的难题,开始进军LED指示灯领域。

  走进扬州灯泡厂老厂区,一眼望去,仍然朴素而不张扬。“一个人想要得到快乐,就不能只想到自己,而应该为他人着想,因为快乐来自于你为别人,别人为你”“只有把工作装在心里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主人,才能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在老厂区墙上,粉刷着高仁林生前说过的话。如今,这些话已成为激励全厂职工的至理名言。

  享乐与奉献,在常人看来是一对矛盾体,在高仁林的眼中却是一个统一体,他生前有个“三乐观”:以苦为乐、先苦后乐、与职工同乐。

  从1988年高仁林与台商黄炳源洽谈第一笔业务,一直到2002年去世,儿子高志刚从来就没有见过神秘的台商“黄先生”。而黄炳源后来在一段奠文中写道:“你(高仁林)我合作14年,从没收过我一份礼,从未抽过我一根烟,到现在您家住哪里我仍一无所知……”海峡两岸的两个企业家,一见如故,以事业为重,干干净净交往了14年。

  高仁林说:“公家的东西是不能拿的,如果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很可怕。”面对金钱和名誉的,高仁林始终保守着心灵的一方净土。

  “没有残疾职工的辛苦,就没有灯泡厂的昨天与今天。残疾职工是灯泡厂的功臣,理应受到尊敬。”这是高仁林生前的话。

  高仁林的儿子,扬州灯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志刚说,“灯泡厂最不能辜负的,就是职工;最不能抛弃的,就是残疾人。老厂长一辈子呕心沥血,为的就是这些弱势群体。”

  边晓斌 (1974—2023) 生前系仪征市人民法院党组、常务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2023年12月14日,边晓斌执行现场勘查任务时因公牺牲,年仅49岁。仪征市委追授边晓斌仪征市优秀党员称号。扬州市委追记边晓斌个人二等功;扬州市委政法委、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通知号召向边晓斌同志学习。

  仪征法院605办公室的书橱中间,仍摆放着工人们送给边晓斌的纪念奖牌——“真情系百姓 温暖抵人心”。奖牌后面,是边晓斌和工人们笑容灿烂的合影。

  “不是谁闹谁有理、谁弱谁有理!”“事情是干出来的,不是怕出来的!”……在仪征法院同事们的眼中,边晓斌做群众工作的高超本领,体现了他温厚谦和的性格之下还拥有优秀法官所需的胆气、魄力和担当。工作中的边晓斌勤勉敬业,总是忙碌,充满活力。黝黑的皮肤、寸头、敦实,圆圆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笑意,每天跑步半小时上班,办公室里还放着一对哑铃,空下来就会来上几下,工作锻炼两不误。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在仪征法院,边晓斌永远留在了大家的心里。仪征法院门楣上天平高悬,象征着公平正义,这个天平,也“称”出了法官边晓斌平凡又非凡的人生重量。

  回忆起边晓斌生前的点滴,仪征法院办公室主任张爱梅红着眼说:“边院长向来认真、严谨,但也不失幽默、热情,看着605办公室里空空的座椅,大家都很心痛。那个总是为大家解难题、为群众解心结的边院长真的离开了。”

  从参加工作到因公牺牲,边晓斌扎根基层司法事业29年,他一直奋斗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从基层人民法庭走上领导岗位后,更是以身作则,践行“一线工作法”,是群众眼里的“好法官”,同事心中的“好领导”“好老师”。

  边晓斌20岁参加工作,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十余年,这期间他所办理的1005个案件“零、零投诉”。基层法院身处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办理的案件多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这些案件背后却是千家万户真实而具体的“急难愁盼”,关乎社会稳定。从漫天飞雪中坚持赴租赁场地勘查取证,到不辞辛劳为意外致伤农民工奔走协调……一个个细节、一桩桩小事,生动诠释着边晓斌将“司法为民”情怀落实到行动上的每一个瞬间。

  29年时间,边晓斌始终奔走在执法办案第一线,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是边晓斌作为法官的毕生追求。

  这些年来,边晓斌先后被扬州中院评为“文明法官”“十佳办案能手”,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被仪征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援疆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被江苏高院授予“全省法院援藏援疆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基层法院的领导,边晓斌生前还十分关心年轻人的成长、法院人才队伍的培养。“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您就是最温暖的那颗。我们知道再也见不到您了,但您的‘引力’仍然在。”这是仪征法院青年干警们写给边晓斌的线月,江苏高院下发《关于学习宣传边晓斌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在全省法院开展向边晓斌同志学习活动,引发热烈反响。仪征法院的干警们纷纷表示,学习边晓斌同志,就要学习他的为民初心,在今后工作中,以边晓斌同志为榜样,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爱岗敬业、实干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庄严承诺。

  通讯员 广组萱 桂香 王婷黄雨晨徐丹仇芸璐记者 张孔生陈晨史盼盼吴生锋 陈洁文赵雅琼嵇长青 张旭赵磊责任编辑:煜婕

href=""

搜索